盤點世界各地十大奇葩的動物比賽




很多時候,動物與人的相處是非常和諧的。在人類的組織下,一場場生動活潑的動物比賽開始了,它們有自己的規則和樂趣,一起來看看吧!



1、蝸牛比賽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家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但不一定看過「蝸牛賽跑」。比賽規則很簡單,蝸牛們被放置在一個半徑為13英尺(約4米)的圓的圓心上,然後確定一個方向,爬到圓外就相當於跑完全程,第一隻「出圈」的蝸牛獲勝。
每一組獲勝的蝸牛將成為「種子選手」,將在下一場比賽中一決勝負。至於落敗蝸牛,去處就有點可憐了,比賽一結束,它們就會被廚師好好「料理」,成為觀賽老饕們的美味蝸牛大餐。

2、賽駱駝

賽駱駝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流行於內蒙古西部號稱「駱駝之鄉」的阿拉善盟一帶,有騎駱駝賽跑和射擊等,騎手不分男女,多在每年一度的蒙古族「那達慕」大會上舉行。
賽手們穿着蒙古族服裝,騎在駝背上,駱駝飛跑起來如離弦之箭。賽程一般5—10里,先到終點者為勝。獲勝者常被人們抬起,並唱歌跳舞,以示敬佩。兒童參加的比賽,要專選兩歲小駱駝,並備上五顏六色的綢緞駝鞍。此項活動具有濃郁的牧區生活氣息,深受群眾的喜愛。

3、賽蟑螂

提起蟑螂,人們大都為之傷神,但一向嚴肅有餘的德國人不僅將這扁平黑蟲視為新寵物,還開展了一場場妙趣橫生的蟑螂賽跑。很多德國人還把蟑螂培養成「賽跑能手」。在柏林有很多賽蟑螂的俱樂部,每周都舉行別開生面的「職業聯賽」。這些「職業運動員」個個訓練有素,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吶喊助威,並紛紛下注,使得比賽更加緊張刺激。
比賽的跑道長2米,每隻蟑螂各佔一條。在一聲發令槍響後,早已蓄勢待發的蟑螂們爭先恐後地衝出去。一時間,綽號「小精靈」、「巨無霸」、「冷麵飛人」 的蟑螂你追我趕沖向終點。

4、倉鼠賽車

英國的探險谷兒童遊樂園近日舉辦了一場與眾不同的倉鼠賽車比賽。參賽的每隻小倉鼠都有「賽輪」,「賽輪」鑲嵌在小車中,賽程則為5米。遊客們可免費競猜冠軍獲得者,猜對者會有獎勵。

5、綿羊賽跑

英國第四屆綿羊賽跑大賽在蘇格蘭小鎮莫法特舉行,平時動作溫吞遲緩的「喜羊羊」們,在大街小巷中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場面喜感十足。
在這場一年一度的比賽中,當地農場主會精心挑選出品種最為優良的公羊和母羊,分成幾組進行不同比賽。有趣的是,所有「選手」都身披「戰袍」,每隻羊背上還緊緊捆綁着一個手工編織的布娃娃,仿佛一個個憨態可掬的小「騎士」。
比賽過程中,羊群們需要跨越一系列障礙物,爭先恐後向終點衝刺,以贏取「年度最快羊」的榮譽稱號。賽道兩旁擠滿了為這些特殊「選手」吶喊助威的觀眾,熱鬧非凡。

6、鴕鳥比賽

在美國新奧爾良舉行了一場妙趣橫生的「騎鴕鳥」比賽,作為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最重的鳥類,鴕鳥還擅長賽跑,短距離衝刺速度可達每小時70公里。當天的比賽距離雖然不長,但難度不小。由於鴕鳥難以駕馭,比賽中有多位騎手掉了下來,在泥濘的地面上顯得狼狽不堪。
在各種動物中,鴕鳥屬於性情暴躁的一類,但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騎鴕鳥是一種刺激運動,在國外訓練騎鴕鳥的學校很多,有些國家會不定期舉辦騎鴕鳥大賽。鴕鳥一般需接受4個月訓練,學習如何載着1名騎士時速達到60公里。國內也有不少景區有騎鴕鳥的休閒項目,但有些遊客不能掌握騎鴕鳥的技術,他們為了保持平衡時常抓扯鴕鳥的翅膀,這種做法無異於「虐鳥」行為。

7、賽山羊

賽山羊始於1925年加勒比島的多巴哥,賽山羊每年吸引數千名觀眾。目前由多巴哥議會旅遊部贊助,最初是在村裏的街道上舉行的,現在是在1億美元的競技場和馬場。
山羊的培訓制度至少持續兩個月,它們被訓練以逐漸加速的方式行走。

8、豬奧運

比賽分為豬賽跑、豬游泳和豬球比賽三個項目。參賽的每頭豬被帶到賽場,戴上自己的號碼標記。此時,觀看比賽的數百人開始打賭,預測烏克蘭豬、南非的尼爾森豬還是俄羅斯豬能夠獲得比賽勝利。
在豬球比賽中,參賽的豬追逐一個有香味的足球。當這個球進入球門區之後,就算得分。
俄羅斯豬運動聯合會有大約100名成員。聯合會副主席沙什科夫表示,舉行豬奧運會前途光明,因為喜歡與豬同樂的人越來越多。

9、兔子跨欄

長期受故事書和動畫片中兔子形象影響,大家想像中的兔子想必都是:長腿、擅長賽跑。不久前一組德國兔子跨欄比賽的照片走紅,小短腿的「囧」態畢露,被卡住時的小眼神也是讓人看醉了。不過大部分的兔子經過訓練的確是跳高高手。
前不久,在德國舉行了一場兔子跨欄比賽。參賽的兔子分別參加三個難度的比賽,障礙的高度從25厘米至40厘米不等。
這項活動不是德國的原創,起源哪個國家並不清楚,但是類似的活動在英國、丹麥和其它歐洲國家都舉行過,兔子跳高、兔子越野障礙賽、兔子跨欄等名字不

10、臘腸狗比賽

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過一場別開生面的臘腸狗賽跑。參賽狗狗數量超過50隻,吸引了大量民眾圍觀。這些臘腸們體態各異,但都被主人好好打扮了一番。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