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罪犯是否可以就無罪呢?




思覺失調症最知名為殺死小燈泡的王姓凶嫌,已獲無期徒刑定讞,另台南割頸員警的男嫌則獲無罪;有罪與否在於法院認定,病症是否致犯案時無法辨識行為違法。

小編愛旅遊小編碎碎唸夯新聞老虎機娛樂城真人百家樂彩票娛樂現金版運動體育電子遊戲優惠活動

鄭姓男子搭火車刺傷鐵路警察李承翰腹部致死案,嘉義地方法院今天宣判無罪,並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5年,合議庭考量鄭男罹有思覺失調症,長期服藥不規則,病識感不佳,諭知新台幣50萬元交保後停止羈押。可上訴。

今天大家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這個新聞,每個人看到個判決都覺得非常生氣,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在 2014 年以前,在台灣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早期大家對於這麼名字就覺得瘋子,但後來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共同推動,將精神分裂症這個疾病,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大家可別覺得只是改個名,有什麼意義?其實意義很重大喔!在當年,許多民眾因為「精神分裂」這四個字受到的疾病污名,因此不敢告訴別人自己的精神狀況、拒絕求助、不敢就醫、不願意繼續治療或復健,這造成了嚴重的惡性循環,讓個案距離康復的路越來越遠。

思覺失調症的可能病因很多,但實際病因可能是多個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的多重原因,目前無法明確判定:



環境:居住在都市、移民、晚冬早春出生的人(可能和神經發育過程感染流感有關)。
基因遺傳:家族中若有思覺失調症的病史,發生率會較高。
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目前研究認為這個疾病和多巴胺(Dopamine)、麩胺酸鹽(Glutamate)…等多個神經傳導物質有關。
物質濫用:甲基安非他命、大麻濫用、吸煙… 等物質濫用,目前被認為與這個疾病相關。
心理壓力:移民(特別是移民到對自己不友善的地方)、面臨工作或學業重大壓力、家庭及感情壓力。
在公視節目《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的角色,就是很典型的思覺失調症的案例,家族遺傳、面臨重大工作、家庭、感情的壓力,在劇中的演出也頗精準詮釋出思覺失調症個案的症狀,如果想進一步了解這個疾病的朋友,非常推薦...情跟法在台灣法律一直都是爭議,法律是保障好人,讓壞人接受法律制裁,如果嫌犯真的是在犯案當下是在醫生診斷的情況下犯罪呢?算受害者倒楣嗎?其實我們都不是當事人,但目前這個案件還在一審還有後面許多審判,就要看法官的自由心證,小編很推薦大家去看我們與惡的距離,支持台灣劇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